ETF投資入門:同基金有咩唔同?一文睇清ETF運作及優缺點
乜嘢係ETF?
ETF(Exchange Traded Fund)即係交易所買賣基金,係近十幾年嚟投資界好流行嘅一種投資工具。佢嘅運作原理幾得意,就好似一個「投資組合套餐」咁,可以追蹤某個指數、行業、商品或者資產類別嘅表現。同傳統基金唔同嘅係,ETF可以好似股票咁喺交易所即時買賣,而唔使好似基金咁要等收市先可以計價。
講到ETF嘅歷史,其實佢都算係後生仔。第一隻ETF係1993年喺美國出現嘅SPDR S&P 500 ETF(代號:SPY),呢隻ETF到而家都仲係最受歡迎嘅ETF之一。香港就遲啲,第一隻ETF盈富基金(2800.HK)要到1999年先推出,主要追蹤恆生指數表現。
ETF同傳統基金嘅主要分別
1. 交易方式大不同
呢度就解答好多網友成日問嘅「ETF同基金有咩唔同?」。最明顯嘅分別就係交易方式:
2. 費用結構有高低
3. 投資門檻有分別
4. 透明度各有不同
5. 派息政策
ETF嘅種類有邊啲?
ETF發展到而家已經有好多唔同種類,滿足唔同投資者需要:
1. 股票型ETF
最常見嘅種類,主要投資係股票市場:
-
大盤指數ETF:例如追蹤恆生指數嘅盈富基金(2800.HK)、追蹤標普500指數嘅SPY等。
-
行業ETF:集中某個行業,例如科技ETF、金融ETF、醫療保健ETF等。香港有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(3033.HK)就係追蹤科技股。
-
主題ETF:跟住某啲投資主題,例如ESG(環境社會管治)、人工智能、電動車等。
2. 固定收益ETF
投資係債券市場:
3. 商品ETF
追蹤商品價格走勢:
4. 槓桿及反向ETF
呢類ETF比較進取,適合有經驗嘅投資者:
ETF嘅優點
1. 分散風險
一隻ETF已經包含幾十甚至幾百隻股票或者債券,自然分散咗單一股票風險。好似買盈富基金就等於一次過買晒恆指成份股,唔使驚某隻股票突然暴跌拖累成個組合。
2. 透明度高
ETF持倉通常每日更新,你知道自己買緊啲乜。就算係投資海外市場,都可以好清楚見到個ETF實際持有咩資產。
3. 交易靈活
可以隨時喺市場買賣,仲可以落限價盤、止蝕盤等,彈性比傳統基金大好多。尤其係當市場波動大時,可以快速反應。
4. 費用低廉
被動式管理嘅ETF收費普遍低過主動式管理基金,長期嚟講可以慳返唔少成本。複利效應下,每年相差1%費用,20年後回報可以差好遠。
5. 稅務優惠
香港投資ETF有啲稅務優勢,例如唔使繳付資本增值稅。投資海外市場ETF,有時仲可以避免直接持有外國股票嘅遺產稅問題。
ETF嘅缺點
1. 追蹤誤差
ETF表現同佢追蹤嘅指數或者資產之間可能有差距,叫做「追蹤誤差」。原因包括管理費、流動性差異、匯率波動等。做得差嘅ETF可能長期跑輸基準。
2. 流動性風險
雖然主流ETF成交量大,但都有啲冷門ETF成交稀疏,買賣差價闊,想買入或者沽出時可能要接受唔理想嘅價格。
3. 槓桿及反向ETF嘅陷阱
呢類ETF設計複雜,唔適合長期持有。因為佢哋只係追求每日達到目標倍數回報,長時間可能會因為波動同複合效應導致表現同預期有好大出入。
4. 匯率風險
投資海外市場ETF要承受匯率波動風險。例如你買美國ETF,就算美股升,如果港紙對美金升值,都可能蠶食部分回報。
點樣選擇適合自己嘅ETF?
1. 明確自己投資目標
首先要諗清楚自己投資目的係乜:
2. 睇清楚追蹤咩指數
ETF嘅表現好大程度取決於佢追蹤嘅指數。要了解:
-
指數包含啲乜嘢成分股?
-
行業分佈如何?
-
地區分佈點樣?
-
指數編製方法係點?
3. 比較管理費同其他成本
管理費直接影響長期回報,應該揀費用低而又能有效追蹤指數嘅ETF。仲要留意有冇隱藏成本,例如印花稅、交易費用等。
4. 睇成交量同買賣差價
成交量大嘅ETF通常買賣差價較窄,流動性好,容易入場同離場。可以睇吓日均成交量同買賣盤差價幾多。
5. 了解派息政策
如果係追求收入,就要睇清楚ETF派息頻率同歷史股息率。有啲ETF可能主要靠價格升值,派息唔多。
ETF投資策略
1. 月供ETF
適合資金有限嘅投資者,每月固定金額買入,可以平均成本。香港好多銀行同證券行都有月供ETF計劃,最低每月一千蚊就可以開始。長期堅持可以發揮複利威力。
2. 核心+衛星策略
用大盤指數ETF作為核心持倉(例如佔組合60-70%),再用行業ETF或者主題ETF作為衛星投資(30-40%)捕捉特定機會。咁樣可以平衡穩陣同進取。
3. 資產配置再平衡
根據自己風險承受能力,分配唔同比例去股票ETF、債券ETF同商品ETF。例如60%股票ETF+30%債券ETF+10%黃金ETF。每隔半年或者一年調整返去原有比例,低買高賣。
4. 因子投資策略
利用專注於特定因子(如價值、動量、質量、低波動等)嘅Smart Beta ETF來提升回報。例如買入高股息ETF或者低波動ETF。
香港常見ETF介紹
以下係幾隻香港市場交投活躍嘅ETF:
-
盈富基金(2800.HK):追蹤恆生指數,包含香港最大市值嘅50幾隻股票,管理費0.1%,成交量大,係入門好選擇。
-
恆生中國企業指數ETF(2828.HK):追蹤國企指數,主要投資係香港上市嘅H股同紅籌股。
-
南方A50(2822.HK):追蹤富時中國A50指數,投資內地A股市場最大50隻股票,係參與A股市場嘅便捷途徑。
-
SPDR金ETF(2840.HK):投資實物黃金,每單位代表1/10安士黃金,管理費0.4%,係對沖通脹同市場波動嘅工具。
-
安碩恆生科技指數ETF(3067.HK):追蹤恆生科技指數,投資ATMJ等科技巨頭,管理費0.25%。
ETF投資常見問題FAQ
Q1: ETF同股票有咩分別?
A: ETF係一籃子證券嘅組合,而股票只係單一公司。ETF風險相對分散,而且可以投資成個市場或者行業,唔使揀個股。另外,ETF冇股票咁多消息同炒作因素影響。
Q2: 投資ETF要幾多錢先夠?
A: 視乎邊隻ETF,香港大部分ETF一手幾千到萬幾蚊都有。仲可以考慮月供ETF計劃,每月最低一千蚊就可以開始。
Q3: ETF派息穩唔穩定?
A: ETF派息取決於成分股派息情況,指數基金ETF派息會隨住成分股股息變化,冇保證。債券ETF派息通常穩定啲。
Q4: 買ETF要收咩費用?
A: 主要費用包括:券商佣金、交易所費用、政府印花稅(股票ETF要付,債券ETF唔使)、ETF本身管理費。買賣前要問清楚全部費用。
Q5: ETF適唔適合短線炒作?
A: 唔太建議。ETF設計原意係長期投資,尤其係普通指數ETF。短線炒賣要承擔交易成本,仲可能因為市場波動而輸錢。只有流動性高嘅ETF同埋槓桿/反向ETF比較適合短線操作。
總結
ETF作為現代投資者重要工具,提供咗低成本、高效率嘅分散投資方式。相比傳統基金,ETF交易更靈活,費用更低;相比直接買股票,ETF風險更加分散。對於香港投資者嚟講,由盈富基金開始認識ETF係唔錯嘅選擇,再逐步擴展到其他類型ETF,建立多元化投資組合。
記住,冇一種投資工具係完美嘅,ETF都唔例外。最重要係根據自己嘅財務目標、風險承受能力同投資知識,選擇適合嘅ETF同投資策略。長期持有、定期檢討,先至係ETF投資成功嘅關鍵。